管叔鮮、一蔡叔度者、周文王子而武王弟也。武王同母兄弟十人。母曰太姒、二文王正妃也。其長子曰伯邑考、次曰武王發、次曰管叔鮮、次曰周公旦、次曰蔡叔度、次曰曹叔振鐸、次曰成叔武、三次曰霍叔處、四次曰康叔封、五次曰冄季載六。冄季載最少。同母昆弟十人、七唯發、旦賢、左右輔文王、八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發為太子。及文王崩而發立、是為武王。伯邑考旣已前卒矣。
一正義。音仙。括地志云。「鄭州管城縣、今州外城卽管國城也、是叔鮮所封國也。」
二正義。國語云。「杞、繒二國、姒姓、夏禹之後、太姒之家。太姒、文王之妃、武王之母。」列女傳云。「太姒者、武王之母、禹後姒氏之女也。在郃之陽、在渭之涘。仁而明道、文王嘉之、親迎于渭、造舟為梁。及入、太姒思媚太姜、太任、旦夕勤勞、以進婦道。太姒號曰文母。文王理外、文母治內。太姒生十男、敎誨自少及長、未嘗見邪僻之事、言常以正道持之也。」
三正義。括地志云。「在濮州雷澤縣東南九十一里、漢郕陽縣。古郕伯、姬姓之國、其後遷於成之陽。」
四正義。處、昌汝反。括地志云。「晉州霍邑縣本漢彘縣也。鄭玄注周禮云霍山在彘、本春秋時霍伯國地。」
五索隱。孔安國曰。「康、畿內國名、地闕。叔、字也。封、叔名。」
六索隱。冄、國也。載、名也。季、字也。冄、或作「𨙻」。按。國語曰冄由鄭姬。賈逵曰「文王子聃季之國」也。莊十八年「楚武王克權、遷於𨙻處」。杜預云「𨙻處、楚地。南郡編縣有𨙻口城」。聃與𨙻皆音奴甘反。 正義。冄音奴甘反。或作「𨙻」、音同。冄國名也。季載、人名也。伯邑考最長、所以加「伯」。諸中子咸言「叔」、以載最少、故言季載。
七集解。徐廣曰。「文王之子為侯者十有六國。」
八正義。左右並去聲。
武王已克殷紂、平天下、封功臣昆弟。於是封叔鮮於管、一封叔度於蔡。二二人相紂子武庚祿父、治殷遺民。封叔旦於魯而相周、為周公。封叔振鐸於曹、封叔武於成、三封叔處於霍四。康叔封、冄季載皆少、未得封。
一集解。杜預曰。「管在滎陽京縣東北。」
二集解。世本曰。「居上蔡。」
三索隱。按。春秋隱五年「衞師入郕」。杜預曰「東平剛父縣有郕鄕」。後漢郡國志以為成本國。又地理志廩丘縣南有成故城。應劭云「武王封弟季載於成」、是古之成邑、應仲遠誤云季載封耳。
四索隱。春秋閔元年晉滅霍。地理志河東彘縣、霍太山在東北、是霍叔之所封。
武王旣崩、成王少、周公旦專王室。管叔、蔡叔疑周公之為不利於成王、乃挾武庚以作亂。周公旦承成王命伐誅武庚、殺管叔、而放蔡叔、遷之、與車十乘、徒七十人從。而分殷餘民為二。其一封微子啓於宋、以續殷祀。其一封康叔為衞君、是為衞康叔。封季載於冄。冄季、康叔皆有馴行、一於是周公舉康叔為周司寇、冄季為周司空、二以佐成王治、皆有令名於天下。
一索隱。如字、音巡。馴、善也。
二索隱。事見定四年左傳。
蔡叔度旣遷而死。其子曰胡、胡乃改行、率德馴善。周公聞之、而舉胡以為魯卿士、一魯國治。於是周公言於成王、復封胡於蔡、二以奉蔡叔之祀、是為蔡仲。餘五叔皆就國、三無為天子吏者。
一索隱。按。尚書云蔡仲克庸祗德、周公以為卿士、叔卒、乃命諸王、封之蔡、元無仕魯之文。又伯禽居魯乃是七年致政之後、此言乃說居攝政之初、未知史遷何憑而有斯言也。
二集解。宋忠曰。「胡徙居新蔡。」
三索隱。管叔、蔡叔、成叔、曹叔、霍叔。
蔡仲卒、子蔡伯荒立。蔡伯荒卒、子宮侯立。宮侯卒、子厲侯立。厲侯卒、子武侯立。武侯之時、周厲王失國、奔彘、共和行政、諸侯多叛周。
武侯卒、子夷侯立。夷侯十一年、周宣王卽位。二十八年、夷侯卒、子釐侯所事立。
釐侯三十九年、周幽王為犬戎所殺、周室卑而東徙。秦始得列為諸侯。一
一正義。周幽王為犬戎所殺、平王東徙洛邑、秦襄公以兵救、因送平王至洛、故平王封襄公。
四十八年、釐侯卒、子共侯興立。共侯二年卒、子戴侯立。戴侯十年卒、子宣侯措父立。
宣侯二十八年、魯隱公初立。三十五年、宣侯卒、子桓侯封人立。桓侯三年、魯弒其君隱公。二十年、桓侯卒、弟哀侯獻舞立。
哀侯十一年、初、哀侯娶陳、息侯亦娶陳。一息夫人將歸、過蔡、蔡侯不敬。息侯怒、請楚文王。「來伐我、我求救於蔡、蔡必來、楚因擊之、可以有功。」楚文王從之、虜蔡哀侯以歸。哀侯留九歲、死於楚。凡立二十年卒。蔡人立其子肸、是為繆侯。
一集解。杜預曰。「息國、汝南新息縣。」
繆侯以其女弟為齊桓公夫人。十八年、齊桓公與蔡女戲船中、夫人蕩舟、桓公止之、不止、公怒、歸蔡女而不絕也。蔡侯怒、嫁其弟。一齊桓公怒、伐蔡。蔡潰、遂虜繆侯、南至楚邵陵。已而諸侯為蔡謝齊、齊侯歸蔡侯。二十九年、繆侯卒、子莊侯甲午立。
一索隱。弟、女弟、卽蕩舟之姬。
莊侯三年、齊桓公卒。十四年、晉文公敗楚於城濮。二十年、楚太子商臣弒其父成王代立。二十五年、秦穆公卒。三十三年、楚莊王卽位。三十四年、莊侯卒、子文侯申立。
文侯十四年、楚莊王伐陳、殺夏徵舒。十五年、楚圍鄭、鄭降楚、楚復醳之。一二十年、文侯卒、子景侯固立。
一正義。醳音釋。
景侯元年、楚莊王卒。四十九年、景侯為太子般娶婦於楚、而景侯通焉。太子弒景侯而自立、是為靈侯。
靈侯二年、楚公子圍弒其王郟敖而自立、為靈王。一九年、陳司徒招二弒其君哀公。楚使公子弃疾滅陳而有之。十二年、楚靈王以靈侯弒其父、誘蔡靈侯于申、三伏甲飲之、醉而殺之、刑其士卒七十人。令公子棄疾圍蔡。十一月、滅蔡、使棄疾為蔡公四。
一正義。郟、紀洽反。敖、五高反。
二索隱。或作「昭」、或作「韶」、並時遙反。
三正義。故申城在鄧州。
四正義。蔡之大夫也。
楚滅蔡三歲、楚公子棄疾弒其君靈王代立、為平王。平王乃求蔡景侯少子廬、立之、是為平侯。一是年、楚亦復立陳。楚平王初立、欲親諸侯、故復立陳、蔡後。二
一集解。宋忠曰。「平侯徙下蔡。」 索隱。今系本無者、近脫耳。
二集解。世本曰。「平侯者、靈侯般之孫、太子友之子。」
平侯九年卒、靈侯般之孫東國攻平侯子而自立、是為悼侯。悼侯父曰隱太子友。隱太子友者、靈侯之太子、平侯立而殺隱太子、故平侯卒而隱太子之子東國攻平侯子而代立、是為悼侯。悼侯三年卒、弟昭侯申立。
昭侯十年、朝楚昭王、持美裘二、獻其一於昭王而自衣其一。楚相子常欲之、不與。子常讒蔡侯、留之楚三年。蔡侯知之、乃獻其裘於子常。子常受之、乃言歸蔡侯。蔡侯歸而之晉、請與晉伐楚。
十三年春、與衞靈公會邵陵。蔡侯私於周萇弘以求長於衞。一衞使史鰌言康叔之功德、乃長衞。夏、為晉滅沈、二楚怒、攻蔡。蔡昭侯使其子為質於吳、三以共伐楚。冬、與吳王闔閭遂破楚入郢。蔡怨子常、子常恐、奔鄭。十四年、吳去而楚昭王復國。十六年、楚令尹為其民泣以謀蔡、蔡昭侯懼。二十六年、孔子如蔡。楚昭王伐蔡、蔡恐、告急於吳。吳為蔡遠、約遷以自近、易以相救。昭侯私許、不與大夫計。吳人來救蔡、因遷蔡于州來。四二十八年、昭侯將朝于吳、大夫恐其復遷、乃令賊利殺昭侯。五已而誅賊利以解過、而立昭侯子朔、是為成侯。六
一集解。服虔曰。「載書使蔡在衞上。」
二集解。杜預曰。「汝南平輿縣北有邥亭。」
三正義。質音致。
四索隱。州來在淮南下蔡縣。
五索隱。案。利、賊名也。
六集解。徐廣曰。「或作『景』。」
成侯四年、宋滅曹。十年、齊田常弒其君簡公。十三年、楚滅陳。十九年、成侯卒、子聲侯產立。聲侯十五年卒、子元侯立。元侯六年卒、子侯齊立。
侯齊四年、楚惠王滅蔡、蔡侯齊亡、蔡遂絕祀。後陳滅三十三年。一
一索隱。魯哀十七年楚滅陳、其楚滅蔡絕其祀、又在滅陳之後三十三年、卽在春秋後二十三年。
伯邑考、其後不知所封。武王發、其後為周、有本紀言。管叔鮮作亂誅死、無後。周公旦、其後為魯、有世家言。蔡叔度、其後為蔡、有世家言。曹叔振鐸、有後為曹、有世家言。成叔武、其後世無所見。霍叔處、其後晉獻公時滅霍。康叔封、其後為衞、有世家言。冄季載、其後世無所見。
太史公曰。管蔡作亂、無足載者。然周武王崩、成王少、天下旣疑、賴同母之弟成叔、冄季之屬十人為輔拂、是以諸侯卒宗周、故附之世家言。
曹叔振鐸者、一周武王弟也。武王已克殷紂、封叔振鐸於曹。二
一索隱。按。上文「叔振鐸、其後為曹、有系家言」、則曹亦合題系家、今附管蔡之末而不出題者、蓋以曹微小而少事迹、因附管蔡之末、不別題篇爾。且又管叔雖無後、仍是蔡、曹之兄、故題管、蔡而略曹也。
二集解。宋忠曰濟陰定陶縣。
叔振鐸卒、子太伯脾立。太伯卒、子仲君平立。仲君平卒、子宮伯侯立。宮伯侯卒、子孝伯雲立。孝伯雲卒、子夷伯喜立。
夷伯二十三年、周厲王奔于彘。
三十年卒、弟幽伯彊立。幽伯九年、弟蘇殺幽伯代立、是為戴伯。戴伯元年、周宣王已立三歲。三十年、戴伯卒、子惠伯兕立。一
一集解。孫檢曰。「兕音徐子反。曹惠伯或名雉、或名弟、或復名弟兕也。」 索隱。按。年表作「惠公伯雉」、注引孫檢、未詳何代、或云齊人、亦恐其人不注史記。今以王儉七志、阮孝緒七錄並無、又不知是裴駰所錄否。
惠伯二十五年、周幽王為犬戎所殺、因東徙、益卑、諸侯畔之。秦始列為諸侯。
三十六、惠伯卒、子石甫立、其弟武殺之代立、是為繆公。繆公三年卒、子桓公終生立。一
一集解。孫檢云。「一作『終湦』。湦音生。」
桓公三十五年、魯隱公立。四十五年、魯弒其君隱公。四十六年、宋華父督弒其君殤公、及孔父。五十五年、桓公卒、子莊公夕姑一立。
一索隱。上音亦。卽射姑也、同音亦。
莊公二十三年、齊桓公始霸。
三十一年、莊公卒、子釐公夷立。釐公九年卒、子昭公班立。昭公六年、齊桓公敗蔡、遂至楚召陵。九年、昭公卒、子共公襄立。
共公十六年、初、晉公子重耳其亡過曹、曹君無禮、欲觀其駢脅。一釐負羈二諫、不聽、私善於重耳。二十一年、晉文公重耳伐曹、虜共公以歸、令軍毋入釐負羈之宗族閭。或說晉文公曰。「昔齊桓公會諸侯、復異姓。今君囚曹君、滅同姓、何以令於諸侯。」晉乃復歸共公。
一集解。韋昭曰。「駢者、幷幹也。」 正義。駢、白邊反。脅、許業反。
二正義。釐音僖、曹大夫。
二十五年、晉文公卒。三十五年、共公卒、子文公壽立。文公二十三年卒、子宣公彊立。一宣公十七年卒、弟成公負芻立。
一索隱。按左傳、宣公名廬。
成公三年、晉厲公伐曹、虜成公以歸、已復釋之。一五年、晉欒書、中行偃使程滑弒其君厲公。二十三年、成公卒、子武公勝立。武公二十六年、楚公子棄疾弒其君靈王代立。二十七年、武公卒、子平公(頃)〔須〕立。平公四年卒、子悼公午立。是歲、宋、衞、陳、鄭皆火。
一索隱。按。左傳成十五年、晉厲公執負芻、歸于京師。晉立宣公弟子臧、子臧曰「聖達節、次守節、下失節。為君非吾節也」。遂逃奔宋。曹人請于晉。晉人謂子臧「反國、吾歸而君」。子臧反、晉於是歸負芻。
悼公八年、宋景公立。九年、悼公朝于宋、宋囚之。曹立其弟野、是為聲公。悼公死於宋、歸葬。
聲公五年、平公弟通弒聲公代立、是為隱公。一隱公四年、聲公弟露弒隱公代立、是為靖公。靖公四年卒、子伯陽立。
一索隱。按。譙周云春秋無其事。今檢系本及春秋、悼伯卒、弟露立、謚靖公、實無聲公、隱公、蓋是彼文自疏也。
伯陽三年、國人有夢衆君子立于社宮、一謀欲亡曹。曹叔振鐸止之、請待公孫彊、許之。旦、求之曹、無此人。夢者戒其子曰。「我亡、爾聞公孫彊為政、必去曹、無離曹禍。」二及伯陽卽位、好田弋之事。六年、曹野人公孫彊亦好田弋、獲白鴈而獻之、且言田弋之說、因訪政事。伯陽大說之、有寵、使為司城以聽政。夢者之子乃亡去。
一集解。賈逵曰。「社宮、社也。」鄭衆曰。「社宮、中有室屋者。」
二索隱。離卽罹。罹、被也。
公孫彊言霸說於曹伯。十四年、曹伯從之、乃背晉干宋。一宋景公伐之、晉人不救。十五年、宋滅曹、執曹伯陽及公孫彊以歸而殺之。曹遂絕其祀。
一集解。賈逵曰。「以小加大。」 索隱。干謂犯也。言曹因棄晉而犯宋、遂致滅也。裴氏引賈逵注云「以小加大」者、加、陵也、小卽曹也、大謂晉及宋也。
太史公曰。一余尋曹共公之不用僖負羈、乃乘軒者三百人、二知唯德之不建。及振鐸之夢、豈不欲引曹之祀者哉。如公孫彊不脩厥政、叔鐸之祀忽諸。三
一索隱。檢諸本或無此論。
二正義。晉世家云。「晉師入曹、數之、以其不用僖負羈言、而美女乘軒三百人也。」
三正義。至如公孫彊不脩霸道之政、而伯陽之子立、叔鐸猶尚饗祭祀、豈合忽絕之哉。
索隱述贊。武王之弟、管、蔡及霍。周公居相、流言是作。狼跋致艱、鴟鴞討惡。胡能改行、克復其爵。獻舞執楚、遇息禮薄。穆侯虜齊、蕩舟乖謔。曹共輕晉、負羈先覺。伯陽夢社、祚傾振鐸。